眾科大棚保溫被
近日,赤峰市紅山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普農種苗廠,20多名工人正忙著給300萬株花卉蔬菜苗施肥除草。都是從周邊農村過來的。他們過去在遠處工作。現在在家門口的苗木廠當“苗木護士”。
據普農種苗廠總經理王繼東介紹,普農種苗廠于去年底正式建成,擁有普通日光溫室37座,簡易改建連拱雙膜日光溫室1座,正在全力打造集花卉育苗、花卉種植、蔬菜育苗、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種苗項目。本地人才選擇優質苗木有保障。王繼東介紹,在當地人才的大力支持下,基地擁有豐富的優質品種資源。普苗圃工廠聘請2名本地人才全程提供技術指導服務;洪山農水局農牧業技術推廣中心技術人員對種子的選擇、育苗土壤的準備、水分管理、溫度控制、苗木管理等進行技術指導。
記者了解到,這里培育的苗木可以分為兩類。目前種苗工廠蔬菜花卉種苗300萬株,其中蔬菜種苗210萬株,主要有番茄、辣椒、西紅柿等。都是為了周邊的農民。花苗90萬株,主要是繡球、弦紅、三色堇,由紅山花卉市場的經銷商培育。預計年生產苗木1600萬株,可利用栽培面積約750畝。
不同于傳統的農業生產場地,育苗廠的37個日光溫室充滿了科技感。工廠采用移動苗床、自動噴霧系統、水肥一體化系統、水幕遮陽降溫系統,可調節溫度、光照、濕度,滿足植物生長所需的各種生態條件。“相當于創造了一個人工的小氣候環境,即使在惡劣天氣下也能基本保證生產供應。”農場種苗廠負責人說。
“在這里,不僅可以監測溫濕度,還可以實現水肥一體化和蔬菜病蟲害遠程診斷。”一邊操作,技術人員一邊向記者介紹,物聯網的“智能管家”是通過電腦終端將玻璃溫室與傳感技術結合而成。“相當于給溫室里的作物裝上了一個‘智能大腦’,知道什么時候‘喝水、吃飯、曬太陽’,控制整個生長過程。”
目前,苗圃廠的300萬株蔬菜和花卉苗木已被訂單售出。花卉蔬菜的生產周期一般在30-45天之間,每年種三四茬。而當花卉蔬菜苗達到生產周期時,紅山花卉市場的經營者和周邊的菜農就可以將它們移栽走。“我們的優質種苗都是訂單發貨,沒必要賣”。王繼東說。
當地就業帶動村民致富。
農場種苗廠的建立壯大了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的實力,提高了設施農業的推廣和覆蓋面,為種植戶提供了種源、技術、市場和社會化服務,利用自身的農場和牧場資源、人力資源和基礎設施組織生產。
目前,普農種苗廠種植的300萬株花卉蔬菜種苗直接就業20人,戶均年收入4.8萬元,間接帶動周邊200戶農戶參與生產鏈。
“蔬菜產業的發展趨勢一定是通過工廠化育苗、設施栽培和標準化生產,促進蔬菜和花卉產量和品質的雙提升。”王繼東表示,希望通過優質種苗推動設施栽培的增量擴張,引導蔬菜花卉種植大戶綠色、科學種植。
本文由飛龍眾科大棚保溫被為您整理發布、如有雷同,純屬巧合、如遇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刪除